晶型干貨 | 粒度PSD在晶型研究中的應用發(fā)表時間:2024-11-08 08:58 引言 在一個分散系統(tǒng)中獨立的三維個體通常被認為是一個顆粒(“Any condensed-phase tridimensional discontinuity in a dispersed system may generally be considered a particle…”)。很顯然,常見的藥物API就是由無數(shù)個顆粒組成的。顆粒有大有小,而粒度分布(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,PSD)會影響藥物的許多性質,如溶解速率,流散性,堆積密度等。因此,對于粒度分布的控制和測試,尤其是在藥物研發(fā)的晚期,是非常重要的。粒徑分布的控制及測試主要發(fā)生在工藝過程的單元操作,如結晶,粉碎,造粒等。對于樣品的形貌大小等可以通過顯微鏡進行觀察,之前的文章已有介紹,但僅通過顯微鏡很難進行定量分析。 在制藥行業(yè),粉末材料的粒度分布(PSD)已成為藥品研發(fā)和產品質量控制過程中,需謹慎考慮的關鍵物料參數(shù)之一。原料藥和輔料的PSD通過影響工藝過程輸出中間體物料的流動性、混合均勻性和可壓性等,影響藥品質量如溶出度、生物利用度、含量均勻度及穩(wěn)定性,最終影響藥品的安全、有效性及質量可控性。藥品研發(fā)及生產的整個生命周期,均應將藥物PSD對產品質量的影響納入風險評估體系中,并將藥物PSD適度體現(xiàn)在物料質量內控標準、中間體控制標準或產品質量標準中去,借助風險評估工具控制藥品質量并確保生產一致性。 粒度在各類指導原則中的重要地位 截至目前已有多份指導原則中提到粒徑控制,如《化學藥物制劑研究基本技術指導原則》中提到原料藥某些理化性質可能對制劑質量及制劑生產造成影響,包括原料藥的色澤、嗅味、pH值、pka、粒度、晶型等。在指導原則附錄中的多種劑型基本評價項目中均包含粒度,如:顆粒劑、混懸型滴眼劑、軟膏劑/乳膏劑/糊劑口服混懸劑、凝膠劑等。 《皮膚外用化學仿制藥研究技術指導原則(試行)》中提到“應對仿制品與參比制劑進行全面的質量對比研究(包括晶型、粒度及粒度分布、液滴粒徑、流變特性、黏度、含量均勻度、pH 值、有關物質等關鍵質量指標)”、“原料藥粒度可能影響難溶性藥物的溶解性能、液體中的混懸性、制劑的含量均勻性,有時還會對生物利用度及臨床療效產生顯著影響。如果存在上述情況,則需要考察原料藥粒度對制劑相關性質的影響?!?/p> 此外,還有多份指導原則的內容也涉及到顆粒粒度,如《納米藥物質量控制研究技術指導原則(試行)》、《經口吸入制劑仿制藥生物等效性研究指導原則》、《化學藥品注射劑(特殊注射劑)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技術要求》等。 激光粒度儀 中國藥典0982粒度和粒度分布測定法中明確顯微鏡法、篩分法可用于測定藥物制劑的粒子大小或限度,光散射法(激光粒度儀)用于測定原料藥或藥物制劑的粒度分布。單色光束照射到顆粒供試品后即發(fā)生散射現(xiàn)象。由于散射光的能量分布與顆粒的大小有關,通過測量散射光的能量分布(散射角),依據米氏散射理論和弗朗霍夫近似理論,即可計算出顆粒的粒度分布。本法的測量范圍可達0.02~3500μm。所用儀器為激光散射粒度分布儀。 根據供試品的性狀和溶解性能,選擇濕法測定或干法測定;濕法測定用于測定混懸供試品或不溶于分散介質的供試品,干法測定用于測定水溶性或無合適分散介質的固態(tài)供試品。 新陽唯康的優(yōu)勢 藥物多晶型研究貫穿于原料藥研究、制劑研究各個階段。新陽唯康是國內率先將拉曼光譜技術應用于復雜制劑中的藥物固態(tài)研究的企業(yè),配備PXRD、拉曼、DSC、DVS、TGA、PSD等進口設備及最新配件,專注深耕藥物晶型科學領域,致力于為客戶解決藥物研發(fā)過程中最具挑戰(zhàn)性的問題,打破晶型壁壘,挑戰(zhàn)高端制劑,已為各大上市藥企高質量完成大量晶型研究項目,為藥品上市保駕護航。期待為各位伙伴提供高效精準的晶型解決方案,助力晶型藥物的研發(fā)。 免責聲明:本文僅作為業(yè)內信息交流。 |